5月23日,贵州省遵义市政府与一家企业签订协议,由该企业通过一定工艺程序,对该市三区两县的生活垃圾、污泥实现无害化、资源化处置,将这些垃圾、污泥用于生产水泥。
据介绍,遵义市的红花岗区、汇川区、新蒲新区、遵义县城、绥阳县城,现在每天共产生垃圾970吨,污泥185吨,但实际处理能力分别是950吨和60吨,且主要为填埋方式。
对此,相关人士称,填埋处理并不能真正实现垃圾无害化,还有可能存在隐患。
遵义市政府经多方考察后,与某水泥生产企业签署合作协议。双方约定,2014年2月前,建成并投用北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处理厂、南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厂、南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处理厂,形成日处理垃圾1400吨、污泥180吨的能力。
另外,作为水泥生产企业,还须向当地垃圾处置公司付费,每年费用约为870万元,用于对垃圾进行分类。
“这种处理方式,是将生活垃圾等通过一定工艺处理后,对有害物质等进行无害化处理,使之成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和燃料。”有关人士说,这种处置方式,基本可实现垃圾无害化、资源化、减量化处理。还可节约水泥生产能源成本,并带动就业。
目前,签约的三个生活垃圾处理厂,已启动前期建设。
|